当前位置:

关于依法管理卫生资源配置、缓解大城市医院床位紧缺的建议

作者:刘文彦 发布时间:2015-01-16 08:29:08

       长期以来,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一直存在城乡供给失衡、东西部地区分配不合理、各大城市医院床位紧缺问题。其中,各大城市医院床位紧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实际床位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病人需要,有的医院甚至到了担心床位不够安置患者,其救护车拒绝救载病人入院地步。公众普遍认为,各大医院在床位等卫生资源配置上没有一个统一规划,不受约束、各行其事,导致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造成患者因住院难而不得不找熟人“开后门”的局面。

  如何改善床位资源配置公平性,如何制定一个长远发展规划缓解大城市医院床位紧张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床位配置管理制度,并加以细化落实。为此,本人建议:

  第一,必须以立法形式促使卫生系统管理模式转型。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造成的,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设置医疗机构,增设床位,扩充人员,购置设备,总体上造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资源利用无序化。建议完善《医疗卫生法》,并在床位等卫生资源配置上予以细节性地修改或补充,这样能够起到依法行医、依法约束的实际作用,有利于法制医疗环境的真正形成。这就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转变职能,从自身的部门利益中解脱出来,站在宏观调控服务的高度,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实现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由对卫生机构的直接管理向社会卫生资源的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真正意义上地向法制管理过渡。

  第二,调整资源配置思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资源配置思路,应以满足民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为第一要务,从过去单纯依赖资源开发,增加床位、人员、经费以增加供给能力的做法,转移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上来。

  第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做好患者分流工作。要积极引导床位资源从上层医院向基层医院流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流动,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如,建立与完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一些常见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引导回社区治疗,同时将接近康复的住院病人、长期压床病人动员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从而保证床位等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如,可以将某些医院发展为中间医疗服务机构,收住急性治疗期后的康复病人。

  第四,向社会公开床位信息,摆脱公众质疑,提高病床利用效率。建议卫生系统通过官网、微信平台、各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渠道,每天二十四小时公开各家医院床位管理和调节的信息,便于患者理智的选择医院,制定合理的求治计划,以避开医院用床高峰波,象网购火车票一样。这样非常方便,且随时知道各家医院的床位情况。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卫生系统能够对自身的各家医院用床情况认真仔细地考察、核实,并预测实际承载力。如,了解各家医院根据各病房的床位利用情况、疾病的季节变化以及病人的医疗需求,灵活调整病区间的床位结构,及时将未充分利用的床位调至床位紧张的病房等,了解病床使用率情况。另一方面,数据部门要根据各家医院实际用床情况,测算各家医院用床的最大容纳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信息。

  第五,修订和提高标准,完善卫生经济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把资金重点用在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医院床位建设上,改变资金跟着床位走的状况。通过财政杠杆,实现医院床位由偏重数量扩大、外延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主,注重质量结构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同时,完善价格政策,实行医院按等级收费制度,拉开不同医院的收费档次,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医疗需求,合理分流病人,发挥不同等级医院的功能,作到物尽其用。还有,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一方面通过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床位等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双向转诊、费用分担、制约性支付等方式,可以促进床位等卫生资源的重新分配。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