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议尽快堵上机器人生产企业补贴政策的漏洞

作者:张正 发布时间:2016-09-12 16:24:30

       当前,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我国最火热的产业之一,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其青睐有加。在这场机器人产业竞赛中,近两年各地出台的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就有77项之多。如杭州明确对符合一定“机器代人”条件的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烟台出台的政策规定,对该市企业研发生产的首台(套)机器人装备最高补贴100万元,等等。

  现状是,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共有800多家,机器人园区超过40个,但在800多家企业里面,将近一半企业没有产品,剩下的一半企业里面将近70%-80%在代理别人的产品,真正具有研发能力和生产产品的仅有100家左右。许多机器人生产企业无心在技术上钻研,甚至顶着机器人概念套取地方政府补贴。长此以往,不但真正具有独立研发和自主产品的机器人企业无法得到充分输血,而且将使得整个行业低端化竞争愈演愈烈,不利于向高端化领域发展。

  实际上,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的短板有三个:一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三大核心零部件无技术优势,依赖从日本、欧美进口。二是高端研发与智能应用人员极其短缺。三是实际产品难以对接机器人市场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三大问题其实也指明了政府补贴最应该投入的方向,建议:

  一是重点补贴具有进口替代能力的企业。应重点对独立自主开展研发和生产产品的企业进行补贴,而不是对所有粘上“机器人概念”的企业进行普遍补贴。对于有潜力和能力实施国产化和进口替代的企业要持续性“大补”,长期推动其发展壮大,尤其对独立自主开发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项目要特别重视和关心。

  二是对技术研发和智能应用的人员实施补贴。通过补贴到人,进一步缓解机器人企业的高端人才危机,鼓励从国外引进人才,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投入该行业。针对当前缺乏的机器人具体场景应用的编程人员,要加大补贴力度。

  三是按机器人产品技术含量实施多层级补贴。现阶段出现的机器人跳舞、固定路线送餐、人际对话等项目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含金量不高。机器人产品开发应与智能制造和应用市场充分结合,由工业机器人逐步扩张到服务机器人,并实现各行业的个性化定制。政府应根据机器人的技术含量高低,开展不同层级的补贴,进一步鼓励创新和高端化发展。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