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为了解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我们对湖南省68个行政村、69个村卫生室、83名乡村医生、660位居民进行了抽样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村医队伍建设面临五大难题,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刻不容缓。
一、乡村医生的现状和特点
(一)身份及编制
被调查的83名乡村医生是在69个村卫生室工作,其中有36名处于半医半农状态,占43.4%,他们在从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还要辅以务农维持生计,与乡镇卫生院基本不存在劳务关系。有卫生院编制或临时编制的只有25人,其余58人从事个体经营,占调查总体的69.9%。
(二)数量及比例
近年来,乡村医生数量增长速度缓慢,工作任务重。据对68个行政村的调查,2012-2014年乡村医生数量分别为103人、106人、128人,2014年常住村民共122813人,平均每名村医需服务村民959.5人,平均每个村拥有1.9名医生。
二、村医队伍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
(一)资质不能满足要求
1.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学历以初中、中专(含高中)为主,占调查总体的86.4%,大学专科、本科以上的11人,只占13.6%。
2.职业资格合格率低。本次调查的83人中,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资格的只有31人,占37.3%。
(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1.卫生室基础建设差。国家对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标准要求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69个被调查的村卫生室中有26个达不到要求,占37.7%。26.1%的村卫生室药房、诊疗室、注射室未分开使用,部分甚至与生活区混用,不符合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
2.医疗设备配备不全。有氧气筒、高压灭菌等基本医疗设备的卫生室不足一半,占44.9%,其余卫生室只有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架等简单的医疗设备,虽然84.1%的卫生室配备了电脑,但医生基本不会使用。据调查,660位居民对村卫生室场所建设表示满意的是53.8%。
(三)收入水平低
2012-2014年,乡村医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2104元、2278元、2460元,2014年,湖南省外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2998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1.4%,乡村医生收入水平较低,增速只有8.0%,明显慢于一般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四)不能吸引人才
乡村医生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缺失、个人进修深造发展机会少,年轻人对此兴趣不高。据石门县调查反映,2014年准备招收一批定向乡村医生,参加全省3年集中免费学习,要求30岁以下,不少乡村无人报名。
三、政策建议
(一)逐步推行一体化管理
将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编制统一管理,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
采取政府购买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基本医疗服务补偿、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等多渠道补偿。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养老待遇,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退出机制。同时,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和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统筹规划,利用上级建设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一批产权清晰、符合标准的村卫生室,安排专项资金添置必需的医疗设施设备。同时,鼓励通过企业捐赠、社会爱心基金会捐助等方式建设乡村卫生室。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以职业学校、综合医院和专业医院为培训基地,坚持每年对乡村医生开展2-3次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二是优化培训内容。认真开展中医、内儿科、公共卫生、妇产科等项目培训,加强急救、消毒、护理等技术培训,使村医及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升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