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药价全面放开应谨防药价上涨

作者:綦尤润 发布时间:2015-06-02 08:49:52

       这次药价改革取消了药品最高限价,药价由市场竞争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药价、减少患者负担。但如果药品经营中的其他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药价没了最高限价,也可能引起药价上涨,应予提防。影响药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GSP认证换证间隔短,增加药品经营成本,易造成药价上涨。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规定,每5年换证一次,药品经营企业为通过GSP,搞好5年一次的换证,必定加大软件和硬件投入,而硬件投入又没有统一标准,有的为了招揽生意,装修极其豪华,费用自然在药价中体现。5年以后又推到重来,如果GSP认证跨度时间延长,必将降低经营成本。

  2、行业垄断将会造成药价上涨。

  现在药厂、连锁药店为保护自已的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各地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就容易造成垄断,垄断就涨价。尤其是现在药品名称混乱,药厂为追求利益,改变规格型号,变相涨价,规格型号一改变,低价药就消失,高价药大增,药价就混乱,同行业纷纷效仿,让患者一头雾水,增加负担。

  3、现行中药管理制度易造成中药上涨。

  《中药管理条例》规定,药店所有经营的中药,必须从药品批发企业购进。包括一些易辨认、不需炮制或炮制简单、无毒附作用安全系数高的中药材,如黄芪、党参、枸杞等,也不允许药店直接从产地或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购进,这就增加了中间环节和经营成本,自然会引起药价上涨。

  4、医保的个人帐户定点刷卡制度易引起药价上涨。

  医保的个人帐户属个人财产可继承,药店为了经营医保个人帐户定点刷卡,需要投入一定的软件、硬件及同医保机构“公关”费,必然会增大成本。

  5、药监部门以罚代管体制易引起药价上涨。

  药监部门实行地方管理后,经费远远不足,药监部门可能会想方设法以罚代管来创收,加之GSP 要求过高,不切合我国实情,为药监部门以罚代管提供了寻租空间。这些都是药店经营成本,自然会引起药价上涨。

  药品价格是维系药品经营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要想彻底降低药品价格,必须进行配套改革,先要砍掉附加在药价身上的枝枝叶叶和隐形“马夹”,让药价减负,轻装进行,为此建议:

  1、GSP应日常管理,不可以某个阶段为期,进行重点检查验收。但如果将GSP 5年验收期改为10年为期,便会降低药店经营成本。GSP应符合我国国情,杜绝药监部门以罚代管,真正将药品质量纳入常态化管理。

  2、打破行业垄断,打击药价暴利行为,药价要从厂价到顾客手里,全过程全方位进行阳光暴晒,网上公示,晒出药价,划出利润红线,药品招标要更加透明阳光。

  3、将中药实行分类管理,一些易辨认,不需加工炮制或加工炮制简单,安全系数高的中药,允许药店直接从产地或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建议“十三五”计划对中药实行分类管理。

  4、改革现行医保管理制度,对医保尤其是要尽快取消特门定点,个人账户可由本人自由支配,不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药店购药,引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实行医保个人账户全省乃至全国通用,让群众认为医保卡中的钱同人民币一样等值,减少医保个人账户的非医药用途及药店定点刷卡的“隐形费用”。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