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指出:“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条例》及《意见》的出台,给民主党派开展政党协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形势下,搞好政党协商,既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有利于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又有利于促进地方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建市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机制和平台,搞好政党协商,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和效果,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民建市级组织在政党协商中存在的自身问题
从初步了解情况来看,我省各民建市委几乎没有提出政党协商计划和议题。据我在中央社院培训期间与全国其他兄弟民建市级组织交流中,也几乎未听到政党协商工作。说明市级民建组织没有开展政党协商工作,而是停留在以政协为主要平台的参政议政工作中。我们分析有以下原因。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政党协商的必要性。
市级民建组织的领导普遍认为,政党协商属于省级以上的高层的政党工作,尤其应当属于党派中央的工作,而作为市级组织几乎相当于基层组织,没有资格去搞政党协商,而满足于已经驾轻就熟的现有参政议政工作,同级统战部门安排的重大调研和政协安排的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提案工作等等,已能充分满足市级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需要,不必另外“揽活”。
(二)承担政党协商的人才力量较薄弱。
市级民建组织虽然都聚集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在各自领域是佼佼者,但参政议政能力并不强,与政党协商工作所要求的较强调查研究能力、问题把握能力、关系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市级民建组织这方面人才较为缺乏,有能力无兴趣,有兴趣无能力,有兴趣无时间的情况普遍存在,当前各民主党派在高校争夺参政议政人才,民建市级组织在高校的人才相对较少。
二、民建市级组织在政党协商中面临的客观问题
(一)一些地方中共党委政府对政党协商不重视。
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忙于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应接不暇,没有将政党协商列入议事日程,没有年度协商规划和日程安排。对中央有关政党协商的文件精神理解不一致,导致在政党协商中应该承担何种职责模糊不清楚③,再加上对政党协商的具体内容及形式不清楚,种种原因造成地方对政党协商存在随意性、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有的敷衍了事,“想到了”“有空了”才协商;有的流于形式,以通报情况、部署工作代替协商④。
(二)协商机制不健全,不通畅。
对政党协商的议题的制定,本身就需要协商,协商议题由谁提出、什么时间提出、由谁确定;在协商活动准备环节,议题确定之后,由谁通报协商单位和个人、什么时间通报;在协商活动开展环节,是通过政协平台,还是党派平台,是一对一?还多多党派同时参加?协商的主体如何确定?是党委还是政府部门?在协商意见反馈环节,应该由谁反馈、何时反馈,这些问题都无统一规定和清晰的路径。
(三)协商实效待加强。
政党协商一些议题只注重于程序流程,如采取座谈会、见面会通报,过于简单草率,有的议题几乎没有协商余地,如人事问题,有些议题来得突然,来不及了解情况,太匆忙,等等原因。一些单位及部门在决策前及决策中忽视征求民主党派意见,直到政策出台时才想起征求民主党派意见,而民主党派根本来不及调查研究。有些单位对民主党派需要了解的信息,总是遮遮掩掩,有所选择,而不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通报。由于部分单位及部门联系民主党派的主动性不够,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民主党派特别是其基层组织沟通互动的积极性。
(四)舆论宣传不到位,民众参与度不够。
第一、中央层面的政党协商会议活动,一般新闻媒体都要进行报道。但在地方层面,党际协商的公开程度远不及中央层面。在地方上,越往基层,党际协商的宣传报道越少,公开程度不够。第二、协商过程缺乏民众参与。一是在协商议题的提出与准备阶段缺乏民众参与,未能充分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在协商反馈阶段缺乏民众参与。在协商反馈阶段,协商结果的承办单位即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与民众发生联系少。
三、加强政党协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1、加强思想建设,增强意识
一要坚定信心,增强四个意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政党协商,民建市级组织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严格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要强化全局视野,贯彻落实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把政党协商放到党和国家全局中来谋划发展,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要艰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抓住推动政党协商工作的核心问题,以切实增强核心意识。要自觉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严要求自己,加强对标学习,增强政党协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以切实增强看齐意识。
二要加强学习,深化思想认识。要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协商民主、政党协商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深化民建会员的思想认识,使骨干会员切实掌握协商民主理论,熟悉党派协商民主工作程序和方法,把握协商民主工作的规律。
2、加强组织建设,汇聚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民建作为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面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民建市级组织要发挥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政党协商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将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和参政议政人才队伍作为自身建设的工作重点,抓紧抓实抓好。在加强会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发现、吸纳和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强的专家学者型会员以及民营企业家会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举措,通过协商会等多种途径促进政府进行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办事、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担负起政党协商的重任。
(二)加强协商选题研究工作,找准协商重点及发力点。
民建市级组织在参加协商工作时,必须明确定位,根据本党派的实际情况,选取熟悉的领域,开展协商工作。民建成员很多来自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是地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性人士,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他们面临融资难、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瓶颈等一些列问题,民建地方组织在开展协商选题时,可以深度挖掘,广泛收集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关注他们的焦点难点问题,明确政党协商的选题。
(三)做好考察调研,提升协商实效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民建市级组织要做好协商工作,首要的重点是加强考察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走访,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等一手资料,全方面了解经济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问题,提出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提升政党协商实效,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要积极参加各项考察调研工作,组织党派专家及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找到协商重点,研究问题解决方案。
二要主动出击,组织党派内部的参政议政骨干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提升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为高质量的开展协商工作提供人才基础。衡阳民建市委在工作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高度聚焦衡阳经济中心工作,2015年组织会内一批专家学者、政协委员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向中共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创建核技术产业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调研报告并形成政协提案,引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被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批示。通过开展针对性调研工作,会内涌现出以南华大学付跃龙副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参政议政骨干,有力推动民建市委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沟通协调,与当地党委及政府形成良好互动
民建作为社会主义参政党,有义务及责任向执政党及政府提供参考意见,以促进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
民建市级组织要踊跃向当地中共党委统战部提出各种意见及建议,平时提交的各种意见建议可以以函件的形式报送统战部门,可以主动提请党委统战部向党委及政府部门提交党派意见及建议,并呈报相关领导批办。
要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定期交流活动,以加深对政府实际工作的了解。可以主动申请,通过党委统战部门及政协平台,跟有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列席有关工作会议,参加对政府部门的民主评议活动,在实际参与中了解情况、找准问题,增强协商建言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五)加强宣传,增进群众参与度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做好政党协商工作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因为我们是执政党,应该更加自觉地做到虚怀若谷、集思广益。我们将一如既往营造宽松民主的协商环境,鼓励不同意见交流和讨论,真正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
政党协商中,一方面需要当地中共党委发扬民主、开阔胸襟,营造良好环境,开展真诚协商,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能够敞开心扉讲真话、畅所欲言道实情,为党和政府决策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另一方面,民建市级组织也要加强自我宣传。一要主动联系当地新闻媒体,要通过当地政协、党委统战部门网络宣传平台来宣传报道政党协商工作,让党委、政府了解协商工作动态。二要主动深入群众,在协商的选题和准备阶段做好调查研究,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协商反馈阶段,面向群众,协助党委和政府加强协商结果反馈。通过加强与群众互动,从而让人民群众参与并支持民建开展协商工作。
(作者系民建衡阳市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