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这几所大学的发展需要被重点关注

作者:力量湖南 发布时间:2017-03-16 09:20:18

“地方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发展迅速,在各自区域充当着‘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为复兴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刘长庚在湘潭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已有十年之久,长期的一线教学管理工作,让他对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发展尤为关注。

1978年教育部的《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中,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其中16所综合类重点大学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1所学校实行“双重领导、教育部为主”;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共5所高校实行“省(自治区)政府领导”。由此,对上述5所高校逐步形成了“地方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的提法。

刘长庚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了90%以上的区域性高级专门人才,当地生源达60%以上,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的比例近50%,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几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被重点关注。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这几所大学的发展需要被重点关注


力量湖南Quiz

关注地方高水平大学

☞目前地方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水平如何?面临着哪些问题?

刘长庚:这些大学为复兴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承担着在政治和文化上增强中华民族融合、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定等独特作用。但是,这5所高校仍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对于促进这几所大学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长庚:按照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对这几所大学给予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可每年按照1亿元/所的标准专项支持5所高校发展,所在省份(自治区)相应安排适当比例的配套专项经费资助。同时,给予5所高校所在省份一定的专项财政拨款,用于提高生均经费,进一步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和扩大人才培养覆盖面。

此外,中央财政在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上给予重点专项经费支持,使其在创建一流学科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教育部进一步落实部、省(自治区)共建协议,在办学经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位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重点支持。

莫让哲学社会科学“喊渴”

☞您的提案中还提到了加大对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投入的建议?

刘长庚:高水平大学,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评判,一方面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看是否有高水平的科研,如果科研做得好,就能够产生一些优秀成果,也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列。”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队伍、论文数量等方面排在世界前列,但在学术思想、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

☞您认为应如何改善现状,让哲学社会科学“解渴”?

刘长庚:目前社科研究人员相对于自科研究人员得到的激励少,所以获得感不强。首先要增加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幅增加中央财政对国家社科基金投入,其立项经费应逐步达到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经费总额的20%,充分发挥社科基金凝聚科研方向与科研团队的重要载体作用。

要提高资助强度,对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逐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立项也应得到重视,希望能逐步实现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科基金的均衡发展,改变当前严重失衡的局面。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这几所大学的发展需要被重点关注


文|《文史博览·人物》 记者 郭淞冰 李姝;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