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不慕黄金不慕侯,一生淡泊度春秋。真诚赋性能谦让,潇洒怡情去苦愁。
我年过80,历练坎坷,前40年参过军、求过学,又困姓名罪划过右派;后40年虽然右派改正回到单位,但在那个嫉贤妒能的年代,工作极不顺心。直到加入民建后,因为有了组织的依靠,我才心情愉快。之后,因为新闻单位的需要,单位拒不转调,我只好在50岁时以提前退休的方式,转到电视台工作,于是就有了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便利。这即是:岁月无情伤既往,晚年安康乐滋滋。
这34年,我自认为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尽了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比如,为理顺三汊矶化工城与地方的关系、解决生产与居民生活、厂企融洽等问题。1983年,我与时任市工行三汊矶分理处主任、民建会员魏绪翰,策划组织了“三汊矶地区春节联欢晚会”,成功邀请了长沙市委市政府、区街领导、银行、市政、税务等部门领导到场,与地区13家厂企领导共商发展大计,现场拍板解决了不少问题,被厂长们称赞为解决问题最迅速、最彻底,与市党政领导相处最融洽的一次最成功的活动。
接着,借拍摄岳麓山公园专题片的机会,我与该公园管理处主任刘金春策划,以反映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山林被侵占、管理无法可依等问题,邀请省市主管领导、省市人大政协有关职能部门,中央省市新闻单位联合召开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新闻恳谈会”,得到新华社、省电视台持续报道,为当年省人大立法通过颁发《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奠定了基础。
紧邻长沙锌厂处,有一座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名曰:北津城。当年它是长沙的通关口岸。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已无,廊都在。然而,这座被列为省级文物的古城墙,随着,取土制砖,侵地建房,已临灭顶之灾。为了挽救这一历史文物,我向民建市委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接着在《湖南日报》、《当代商报》连续刊发,并在省、市电视台播发了《北津城墙,断臂残垣亟待整容》、《莫让传说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保护遗产责旁贷,更应着眼整体开发》、《这份遗产不能毁在我们手中》、《向破坏北津城者说“不”》、《要充分利用历史遗迹这一资源》等稿件,并追踪报道了后续的处理进程《北津城古墙再遭毁损》、《两级政府签下责任书,北津古城保护希望》《北津城将成“人间仙境”》、《岳麓区副区长曾又表示:对毁城者予以惩处》、《城建开发传佳音,三路贯通北津城》……在此期间,省政府完善了《北津城维护公告》、省园林处立下了“遗址公园界碑”并纳入滨江城建规划。
改革开放初期,长沙市场繁荣,大街小巷叫卖声日甚,不尽人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据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利用特约记者身份,在《长沙晚报》的大力支持下,参与了由长沙晚报社社会生活部主办的《孙眼镜逛市场》栏目的采访撰稿工作。先后六年时间,我采访刊发了《请查禁这些非法印刷品》《何愁不“达”宏》《一出双簧一场骗局》《满意饮食店叫人不满意》《茭瓜何解咯多水》《柜台里的特写镜头》《发票也复印,一语破天机》《没有盖板的电熨头》《售票员偷爪目睹记》《大罗马“磨难记”》《一心自扫门前雪,那管顾客瓦上霜》《袁家岭历险记》《店主总是笑嘻嘻,磁带全是假次劣》《包装纸与腊味同价》《不可理解的女营业员》《登高路上不雅观》《寄卖店前观叫卖》《夜闯旧皮鞋市场》……等约250篇文稿。社会上一时出现了“如有不平事,去找孙眼镜”的戏言。
34年来,我先后发展了罗奇、许康、扬建煌、易娟、陈安平、胡洪宾、黄张水、许金辰、赵礼发、鲁礼和等十几名新会员,还为民建书刊支部谱写创作了《书刊支部之歌》,帮助他们在全省职工文艺汇演上获得奖项。
扪心自问,这几十年,我没有辜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这一称号。至今,我依然工作在新闻岗位上,不忘初心,没有退下。这也是:
劳碌奔波数十年,回眸往事若云烟。
不忘初心表心意,濡墨犹书写自传。
成败有因扬斗志,荣枯不计慰心田。
耄耋总结人生路,广纳民意献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