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创耒,
嫘祖织裳如云霓。
禹碑纪事,
祝融祠祭施火神。
造纸怡福,
西晋酃酒赏功臣。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部落、黄帝部落曾在衡阳境内活动,神农与嫘祖仙逝于衡山,帝喾驻兵雨母山,三苗、扬越等农耕民族先后迁徙定居衡阳,而后先秦楚民、中原汉族南下,浙赣入湘,造就了衡阳境内种类繁多的农耕文化遗产。与古代先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耒”、“衣”、“水”、“火”、“纸”、“酒”等六大创造均与衡阳有关。神农创耒,教民稼穑;嫘祖织裳,奉为衣神。岣嵝禹碑记载大禹功绩,祝融以火施教造福万民。蔡伦造纸厥功至伟,怡福千秋。西晋酃酒,置太庙,为国酒,祭祀祖先、犒赏功臣,有《酃酒赋》颂之。南岳衡山为世界自然遗产,衡山皮影戏为世界非物质遗产。衡阳祁剧、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还有衡阳渔鼓、衡阳丝弦、蔡伦造纸、衡南七巧龙、九市稻草龙、衡东土菜、衡山豆腐、瑶族谈笑、南岳神戏等数十项省级、市级非物质遗产。明末清初,王夫之作《愚鼓词》26首,至今可用衡阳渔鼓、衡阳丝弦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