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70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时间回到当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议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这是我们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站在历史新方位,民营支部应该怎样纪念这个里程碑的日子,怎样响应新时代的号召?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作为是最好的响应!民建作为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政党,其特色是保持和发挥与经济界密切联系,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事业。正是有了这种特色,我们民营支部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服务和反哺社会、高质量参政设谋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新时代,需要有新的格局
在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其中的“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写进党的纲领性的换届报告。当执政党以如此庄重的方式将“民营企业”纳入统筹发展视野,意味着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征程中,已经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战略安排,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回顾历史,举凡成功的企业,其发展战略或市场突破,都是基于国家认同或国家战略依从的。在上下同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民营企业更要主动树立战略意识,将自身经营战略与国家和全省、全市的战略部署紧密对接,从中汲取前进动能,谋取新的作为。从国家的层面看,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目标;从全省的层面看,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确立了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提出了实施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等举措。从全市层面看,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明确实施常德品牌推广、企业上市加速、产业集群壮大、新兴动能培育、企业创新成长等行动。这一系列宏大构想让人感受到顶层设计的革故鼎新,对于市场嗅觉灵敏的民营企业而言,可以说无一不蕴藏着成长空间或发展机遇,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新使命,呼唤新的改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我们不难看到,旧有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甚至颠覆,越来越丰富的业态和模式创新正在更宽广的维度重塑我们。所以,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也就赋予了我们全新的使命,我们也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种责任与担当,无不需要自身作出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会发生阵痛,因为需要淘汰那些习以为常的,粗放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方式,开启新的心智模式,去实现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改变。但同时,这种阵痛又不得不去承受。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社会使命的改变,要求我们必须痛下决心与中低档产品告别,与不太先进的管理告别,与一般化经营模式告别。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质量,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要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使命的集结号已经吹响,顺应新时代新潮流,不仅意味着需要在管理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改变,为消费者创造更多质量上乘的产品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向更高层次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高质量的人品和信誉坚执、高水准的自我约束和规范意识、更加坚定不移的义利观,必须让灵魂不掉队于急匆匆的脚步之后,真正成为全社会创造价值的倡导者、先行者。
新作为,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民营支部展示自己的作为,除了争当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勇当服务社会的“排头兵”以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参政意识,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当前,常德市正处在产业发展的破局期、窗口期、攻坚期,我们应当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为契机, 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按照市委提出“着力推动全市发展从追求颜值向追求颜值与气质并重转变,从注重规模规格数量向注重管理质量效益转变,从内陆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从全面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的要求,不断在共同绘就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美好图景中展示出民建企业界人士的风采。特别是围绕我市产业支撑不强、品牌较弱、人才较少、市场不广、效益不高、服务不优等问题,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聚力突破点,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有分量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多贡献“企业智慧”,多提供“发展方案”,多讲点“常德故事”,多传递“正向能量”。同时,还要把常德经济建设成绩、各行各业的发展、地方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家乡最美的方面传播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常德、支持常德。
新时代的篇章已经打开,民营工作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同心同德,认真践行使命,广泛汇聚企业力量,形成“常德大合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更大作为,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民建常德市民营二支部会员,常德市发改委规划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