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清水塘,一个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的老工业区走到了命运的分岔路口:GDP,生态保护,产业转型,企业职工……任何选择,对石峰区、对株洲市都是战略性、历史性的选择。最终,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魄力实现了清水塘片区的“关停并转”。就在清水塘化蝶巨变的前夕,一场“大讨论”适时而来。
3月17日下午,民建株洲市委会“发愤图强、重振雄风”大讨论在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街道井勘社区民建石峰工委“会员之家”举行,座谈围绕“助推清水塘蝶变升级,重振石峰区产业雄风”进行。民建株洲市委会主委、市贸促会会长唐琪,石峰区政协主席王顺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刘永忠,副主委肖云华、徐治江,中共株洲市委统战部党派科科长黄韬敏,中共石峰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璟铭及骨干会员、特邀专家学者和机关干部等30余人参加活动。
会前,大家参观了石峰区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招商中心,了解清水塘片区的发展规划和产业项目。
会上,众人围绕清水塘和石峰区目前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从城市规划、产业导入、招商引资、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各抒己见,输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观点。
徐菲菲(清水塘投资集团招商中心主任):清水塘作为重新在一张白纸上作画的“老工业区”,重在突出清水塘产业新城的“新”字上。现已签约并入住的企业达到了1638家,已产生税收1.2亿。
彭红安(株洲中小企业进出口协会会长):株洲进出口协会经过一年多的调研,与国内国际众多跨境贸易的企业和平台进行对接签约,打造专业平台,为我们株洲的好产品打开一条跨海的康庄大道,也向株洲及湖南周边省市辐射,让民众以更优的价格买到全世界的好物。
吴丹(中国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发展物流,交通先行。我们的规划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用高标准打造清水塘宜居宜游宜业的崭新形象。
张大喜(民建会员、株洲高新区产业局招商专员):立足于产业新城的定位,要胸怀国内大局,也要有国际视野,提升一线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创新宣传手段,把清水塘这个“陈坛新酿”的优势传播出去。
向平(民建会员、湖南华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峰区清水塘作为株洲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应充分利用之前“关停并转”企业后留下的专业人才,大力发展与环保相关的配套产业,让生态绿色成为清水塘新的标签。
李成(民建会员、株洲城发集团建设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有关部门应综合思考怎么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下”“办得好”。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对接发达地区株洲籍企业家,让其全面知晓家乡清水塘片区的优惠政策和决心愿景,让返乡兴株成为在外株洲籍企业家的普遍共识。
汤伟(民建会员、株洲港公司职员):株洲港公司的运营管理与清水塘“发愤图强、重振雄风”有机结合起来,全力配合清水塘园区企业的“通江达海”的需求。
黄韬敏表示,本次大讨论主题鲜明,彰显了人才荟萃的统战优势,体现了立足岗位的事实就是,凝聚了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王顺安表示,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见识广博,提出的建议有分量、有见地、有价值。区政协非常重视各位企业家及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未来将努力厘清目前体制机制上的一些桎梏,找到更高效的破解方法,全力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
唐琪表示,清水塘是株洲工业的摇篮,有着深刻的工业基因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工业遗产。今天我们在这里集思广益,畅谈建议,其实就是助力清水塘蝶变升级最好的注脚。一是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要高规格制定规划蓝图,不留遗憾;三是充分运用株洲港、B保区等基础设施和政策,乘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东风,形成人流与物流的立体式交通;四是围绕目标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配套,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入驻,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五是将本次大讨论的成果,归纳整理,形成高质量的议案提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等,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