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幕不久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此举既是回应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7月23日,株洲民建召开“银发经济”产业专题研讨会,与广东老龄产业研究院专家、株洲市民政局、石峰区民政局、石峰区清水塘街道、石峰工委、天元工委以及会内相关企业会员一道,探讨银发经济浪潮下株洲产业新的发展机遇。民建株洲市委会主委李勇出席会议,专职副主委刘永忠参加部分调研。
与会者先期实地查看了解石峰区湘天桥农贸市场、九郎山幼儿园、原株洲市十四中等国有资产运营情况,了解其未来发展计划和定位方向,在响石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了解其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介绍,和负责人就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进行了深入交流。到井墈社区、清水塘医院、清水湾酒店及周边进行考察,详细了解清水塘街道片区特别是井墈社区以及周边资源配置对发展特色社区养老的软硬件基础后,再举行座谈会。参会者对株洲民建与社区“同心共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表示充分肯定。
“株洲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超77万,老龄化率达到了19.98%,马上将进入中等老龄化社会”民建会员、市民政局养老科科长胡志玲介绍说,“作为长株潭中心城市之一,株洲在养老事业上一直敢于先行先试,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驿站1301家,实现了村级全覆盖;今年将在城区建立40家幸福食光长者餐厅,方便老年群体就近就餐;针对老年人关心的照护问题,与市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发挥养老金融的作用,推进‘长护险’在全市落地等等”。
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地,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视,也是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摸得到的民生。但为了充分做好“银发经济”文章,单纯的服务供给还不够。
广东老龄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梁振超介绍,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其相关产业还包括适老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等一系列养老设施供应链的建立,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同时还就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现状做了分享。与会人员就清水湾特色养老服务建设、农村养老服务、适老化社区智能轨道交通工具等内容进行了热烈发言,对此次座谈会表示收获颇丰。
李勇表示,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株洲民建要紧跟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领域,继续在党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智囊团作用,对银发经济做进一步专题研讨。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充分梳理共建社区自身优势,借鉴先进经验,嫁接资源,走差异化之路;以社区共建为抓手,做好参政议政阵地建设,聚焦老年人医、食、住、行等高频服务领域,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做好有关银发经济和养老事业社情民意的收集与报送,在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的同时,推动株洲银发产业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