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芳:村中有“小康梦”

作者:陈芳 发布时间:2020-05-09 18:24:57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南北朝时,陶弘景用诗句淡然地述说着他的人生梦想。不曾想过有这么一天,我会真正走进一座山,驻进一个村,靠近一群人,承载一个梦。

图片4.png

这里是位于“湖南屋脊”壶瓶山的鼓锣坪村,山高岭大、沟壑纵深,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寒贫困山村。这里与我工作的市区隔200多公里,单程要6个小时车程。

这里,何所有?驻进来,看到的不再是一幅溪瀑流云的山水画,而是因为交通闭塞导致发展严重滞后。驻进来,听到的不再是婉转的世外桃源笙歌,而是因为家徒四壁、无钱求医被病痛折磨的凄楚呻吟。驻进来,懂得的不再是一句全面脱贫的工作口号,而是明白消除贫困、共同富裕需要我们更多的苦干实干。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是的,在距今遥及千年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惟有诗人超尘出世的境界。千余年后的今天,村中何所有?村中有立下的愚公移山志——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村中有“实干家”,我们不再是领导、学者、工人,我们是驻村工作队员,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从村中一件件小事做起……

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贫困户张芝义的家是距离村部最远的,要徒步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村部,茅檐低小,家徒四壁,家里最贵重的是烤火房顶上挂着的几块腊肉,加上他身患轻度残疾,至今都没有娶妻生子。他年近八旬的双亲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当地的集镇,他母亲鄢阿婆的背蒌背得出一身的劳苦伤痛,却背不出治病疗伤的救命钱。

驻村后,工作队考虑到张芝义家的实际情况,根据易地搬迁政策,将他家搬迁到东山峰茶厂附近,这样,张芝义除了耕种的收入,农闲时还可以在茶厂做零工补贴家用。如今,他家搬了,路宽了也亮了,鄢阿婆终于可以卸下肩头沉重的背蒌,悠闲的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等着小货轮来运送茶叶、收购特产。

贫困户何少良家是村里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家中有五口人,何少良和妻子都体弱多病,孙子要上小学,儿媳妇照顾小孩上学只能在学校附近租房住,这样一来,增加了开销,而家里只剩下儿子一个劳动力,同时还要照顾体弱的何少良老两口。

工作队了解到,坐车去当地最近的小学都要一个多小时,且大部分是蜿蜒险峻的盘山公路,十分危险。如果村里能有个学校该多好啊。

经过工作队的积极协调,各扶贫单位发挥优势,竭力争取政策、资金、物资支持,终于在村里建好了一所现代化的小学,有效解决了周边7个村的孩子“上学远、上学难”问题。让这些有孩子上学的家庭,感受到的不再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清冷,而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愉。

基础打好了,如何增加内生“造血”功能,确保村民长效增收?我们必须发展支撑产业,村中地势高、光照足、温差大,适合茶叶和烟叶种植,但现有1500亩茶园农残高、品质低。为此,工作队提质改造老茶园1200亩,发展名优茶近300亩,发展烟叶种植500亩,有效为农民增产增收。

做好村中的一件件小事,凝结而成的就是留住了这绿水青山,也有了金山银山。村中何所有?村中有“实干家”,那是全国近300万驻村工作队员的微小缩影;村中有“旧貌换新颜”,那是全国数以万计的村庄走向美好生活的剪影;村中有将实现的“小康梦”,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新篇章。

作者陈芳系民建常德市委会秘书长。2019年4月至今,在湖南石门县壶瓶山镇鼓锣坪村驻村帮扶。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