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哽咽声中为大爱 ——瑞金培训之感受

作者:王纶 信息来源:邵阳民建 发布时间:2023-04-04 15:12:19

今年3月底,民建湖南省委会安排我们各市委会的机关干部到江西瑞金进行红色教育培训。我记忆中瑞金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武夷山脉西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苏维埃政府诞生地,是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华苏维埃时期党中央所在地,是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小学课本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沙洲坝所在地。期待着亲自到这片红色土地上去增加对瑞金新的认知和感悟。

3月27日,我们从邵阳北乘高铁到瑞金,虽然相隔600多公里,但飞驰的列车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感觉触手可达。晚上 8点开班仪式后就是《中央苏区和苏区精神》专题讲课。苏区是苏维埃政府管辖的区域,江西赣南瑞金苏区只是全国苏区的一部分。苏区精神是无数苏区人民用自己的无私的大爱创造的革命精神。瑞金苏区总人口24万,参军支前人数约11.3万人,牺牲5万余人,革命烈士(登记在册)1.7万人,其中长征途中牺牲1.08万人,认购公债78万元,捐借粮谷25万担,这是数字化的苏区精神。理论上的苏区精神总结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藏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的深思提示,是瑞金的第一堂课给我的对瑞金的理性认知。

就像教授跟我们讲一串串发生在瑞金的数字时说道,明天开始的学习中,我们会深入到一个个具体的现场去感受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那些故事是要用泪水去认知的。我们的第一站现场教学是叶坪旧址群一苏大会址。让人难忘的是现场教学老师那声泪俱下的讲述“八子参军”的故事。杨荣显,瑞金沙洲坝的一个普通农民,1931年分到田地后老大和老二就参加了红军,三个多月就都牺牲了,1932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全苏区的扩红运动十分高涨,他送他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参加了红军,不久,四个儿子全部牺牲,1933年,前线十分吃紧兵员不足,杨荣显又将最后的两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扩红”的干部请杨老留下一个儿子,他却说:“不要紧,要上都上。”送走最后的两个儿子不久,杨老生病了。邓小平同志听说后亲自到杨家看望他,并安排人去部队找他的儿子消息。当时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激烈的广昌战场上,儿子说等打完这仗就回家照顾老爸,这最后的两个儿子都在广昌战役中牺牲了。他拿到儿子的阵亡通知书哽咽地说:“儿呀,原谅你的爹吧!爹也没想到你们一个都回不来啊,老三,你参军走的那天是新婚后的头一天,可怜你媳妇天天在村口等啊盼啊,可你怎么也不回来呀”。现场教学老师哽咽地讲完这段感人的故事,已经是满眼泪水了,场内的学员们都默默地听着,都沉浸在这片哽咽的沉默中。这哽咽的是爱,是为国家舍小家的大爱。

我们仍沉浸在八子参军的悲怜之中,大巴车又将我们带到了华屋村,现场教学的老师还是哽咽地给我们讲述了只有34户人家的小村子有17位后生参加了红军的故事,红军长征前他们相约在村后栽下17棵松树寄托思念。第二天,我们看到了中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的雕像,现场教学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陈发姑劝夫参军的故事。1931年陈发姑和她的丈夫朱吉薰在群众大会上听说参加红军是为了打土豪劣绅,分田分地,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回到家就商量着要朱吉薰去参加红军,陈发姑劝慰母亲,承揽了全部家庭重担,把丈夫送进了区公所。送别了丈夫后便开始了长达75年的旷世等待和举世罕见的爱情守望。她经受了国民党的酷刑摧残,她顽强地活了下来。最后,她始终没等到丈夫回来,她白天耕地,晚上打草鞋一个人维持着生活,她始终坚信自己的丈夫没死,逢人就哽咽地说:“我丈夫参军出去了,我一年盼一年,一月盼一月,一天盼一天,很希望我的丈夫回来跟我们团聚。”

这些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妻送郎、父送子参军故事中的沧海一粟,这一个个在当时很平常的故事,却让现在的我们一阵阵地哽咽着,我们相顾无言,只愿现在的太平盛世能告慰先烈们的英勇付出。这就是我在瑞金的现场学习中领会到的,瑞金这座红色城市的感性认识,这一个个让人哽咽的故事铸就了这钢铁般的苏区精神。

热点专题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