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李琳曾为一个数据与相关部门反复求证多次,“一遍遍地去电话、邮件”。正是这种严谨的学术作风,让她的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获得广泛认可和肯定。
李琳:
经世致用诠释担当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李琳提交的多份提案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2015年,其调研报告获得省政协调研成果一等奖。
履职成绩如此亮眼,与李琳的一个习惯息息相关:准点收看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是政策发布的最前沿,我能迅速找到政府、民众都关注的点,结合我的专业知识,选准建言的切入点。”李琳颇有感触地说。
结合专业履职,是李琳的另一个重要法宝。委员身份之外,她还是经济学专家,“这种结合,是委员与教授身份的结合”。
在高校,李琳承担着区域经济学、企业经济学、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她的建言也大多与专业相关,如提案《加快洞庭湖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动异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助力武陵山片区脱贫奔小康》等。
“专业知识给参政议政提供理论支撑,而参政议政也弥补了学术研究纯粹理论化的不足。”李琳说,这种结合是一种互补。
在履职中,李琳最看重的是调研,因为“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设计问卷调查,深入实地走访,大到地方主政者,小到流水线上的企业工人,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一次调研前前后后要准备很久,有时甚至把博士生、研究生团队带去,一方面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把调研做得更实更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学更丰满。这也是一种互补。”李琳说。
为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李琳曾为一个数据与相关部门反复求证多次,“一遍遍地去电话、邮件”。正是这种严谨的学术作风,让她的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获得广泛认可和肯定。
2016年,她撰写的调研报告《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的“飞地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被称为“思路清晰,将经济新常态下湖南的发展与整个长江经济带有机融合起来”、“特色鲜明,紧紧抓住了加快湖南飞地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建言落地有声。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2016年以来“飞地经济”在湖南省域、市域、县域各层面呈快速稳健发展势头,前景看好;12家试点园区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力争通过3—5年时间,打造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飞地园区。
“这些年的工作及成果让我深刻感悟到,一个学者只有以经世致用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担当,瞄准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坚持脚踏实地精准调研,才能提出‘站得高、把得准、落得地’的对策建言,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助手、决策参谋。”李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