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30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简称“思源工程”)常务副秘书长陶鸣一行5人深入湖南古丈、麻阳等地,考察调研“思源教育移民计划”项目实施情况,采集生动案例及图片、视频素材,从而为推进“思源工程”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自2011年以来,民建湖南省委在“思源工程”、会员企业家及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整合慈善资源,筹资900余万元在武陵山片区11个国贫县连续开办了7届共24个“思源教育移民班”(含“扬帆班”),共资助了1200余名家境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山区孩子进入县城中学接受规范初中教育,其中仅在古丈一中和麻阳富洲学校就开办了10个“思源班”。学校通过精心管理,人文关怀,使“思源班”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在两校已毕业的200名“思源班”学生中,有158人升入重点高中,有39人考取了小教大专班,3人进入职业院校,无1人辍学。富洲学校2012级”思源班”学生舒家璇更是以怀化市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长沙县实验中学。不仅如此,在富洲学校2011级“思源班”升入高中的39名学生中,有24人考取二本以上高校(含考取一本院校的14人),其中不乏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
在调研中,陶鸣一行先后考察了古丈一中、麻阳富洲学校“思源班”学生的宿舍、食堂和教室,听取了古丈、麻阳两县党委政府和承办学校领导关于开办“思源班”及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情况介绍,与“思源班”学生、家长及课任老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思源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思源班”学生表演了“致思源—感谢有你”诗朗诵、“四方舞”、“武术操”等才艺节目,并向客人们赠送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心爱礼物。这既展现了“思源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他们对“思源工程”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
随后,陶鸣一行分别走访慰问了四户易地搬迁的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及群众的扶贫规划与需求。舒丽萍是此次走访的其中一位学生,她就读于麻阳县富洲学校2017级“思源班”,家住麻阳县江口墟镇石眼潭村。全家6口人仅靠在外打零工的父亲挣钱维持生计。2014年6月19日,麻阳遭遇特大暴雨侵袭,其中石眼潭村受灾最重,包括舒丽萍家在内的18栋房屋因山体滑坡引起泥石流而倒塌,87人无家可归。灾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为受灾群众新建了安置房,舒丽萍一家也于2015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居。新的移民安置点临近公路,交通便利,安置房统一规划、统一样式,均为一楼一地150㎡的砖瓦房,每栋住房自来水、电等全部安装到户,比原来的生活环境还要好。如今,舒丽萍在富洲学校“思源班”读书,享受每年2000元的生活费补助;其母张祥秀经人介绍在学校食堂工作,每月也有1500元收入。家庭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在新安置房的前坪,陶鸣详细询问了舒丽萍一家的生产、生活及收入情况,鼓励舒丽萍努力学习,力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陶鸣表示,“思源班”在古丈、麻阳开办的情况十分理想,成效显著。“思源教育移民计划”项目应与困难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应与相关扶贫政策紧密结合,更好地实现教育扶贫、生态移民、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思源工程”将加大与京东集团等知名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力度,共同开展“百县千村十万户”精准扶贫工作,以及“七库三网一平台”公益合作,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助力湖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考察调研期间,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主委、省科技厅厅长赖明勇会见了陶鸣一行,并接受了“思源工程”的采访。赖明勇指出:“‘思源教育移民计划’开创了‘教育助学与易地移民搬迁、解决就业和环境保护’教育扶贫新模式,解决一个山区孩子上学问题、帮助一户山区群众改善住房和家长就业问题,在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群众的同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于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推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具有示范意义。”他表示,民建湖南省委将一如既往积极配合“思源工程”做好相关工作,也希望“思源工程”能将更多扶贫公益项目投放在湖南,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民建湖南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于尔莎,宣传联络处处长龙冬林全程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