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建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情和活力,着力拓展思路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组织引导,不断深化合力脱贫攻坚特色品牌,充分展现了民建新气象、新提高、新作为、新面貌。
首开“99公益日”网络募捐,晒出可喜成绩单
根据民建中央、“思源工程”基金会的安排部署,民建湖南省委今年首次开展“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主委会议对活动开展进行专题研究,下发《关于开展湖南民建“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的通知》周密部署,成立募捐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微信工作群统一指导协调,各级民建组织在腾讯公益平台组建26个活动队及若干分队或小组进行广泛发动,确保了活动高效有序开展。
据腾讯公益捐赠平台显示,截至9月10日10时,湖南民建“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公益项目共募集资金总额203813.23元(其中获得腾讯公益配捐21707.75元),位居参与“99公益日”募捐的十个民建省级组织之首。此次活动共发动5000人次参与,圆满完成筹措1个“一家一·助学就业班”资金的预期目标。
寓帮于督开展电商直播促销,打造扶贫新名片
民建湖南省委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新形式,寓帮于督、督帮结合,在深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监督调研的同时,成功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促销活动,打造了一张精准扶贫的新名片。
活动前,民建省委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承办企业进行充分协商,精心斟定直播平台、促销产品和形式,打通了物流通道。活动一开始,就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直播平台,采取“砍价”、承办的新媒体企业当红主播与当地政府领导进行“促销PK”等方式,展示推介靖州金秋梨等特色农产品。据统计,在短短2小时网络直播中,共销售金秋梨7.7吨、交易总额达6万多元。同时,带动承办电商企业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及线下销售,在3天时间里共销售金秋梨40多吨、交易金额40多万元,并拉动靖州金秋梨持续旺销全国,为当地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推广“芭莎·课后1小时”项目,擦亮孩子“美”的眼
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大力支持下,重点面向贫困县农村寄宿制小学推广“思源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项目实施前期阶段,民建省委深入贫困县乡深入调研,对当地教育部门收集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核,与其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在安化、平江、通道、溆浦、沅陵、邵东等贫困县筛选确认59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并按照每所学校10万元资助标准,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争取资金590万元,启动项目实施。
自全国第一批“芭莎·课后1小时”项目第一个开班仪式在平江县木金乡中心小学举行,我省已在平江10所、安化14所、通道11所学校开班上课。项目的有力实施,为这些乡村小学均改造了1间温馨舒适的开放性教室、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教室软装,特别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分级美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美育空缺的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审美情趣、提升了综合素质。
拓展“思源班”“‘一家一’”助学就业班”,持续接力拔穷根
争取“思源工程”再投入、进行慈善资源再整合和会员企业再动员,深入实施思源扶贫助学工程和 “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合力帮助贫困地区拔去穷根,近段又在古丈、麻阳、芷江、桑植等地开办4个“思源•教育移民班”,在炎陵新开办1个“思源•人才班”,在长沙、常德等地开办2个“一家一”助学就业班。截今为止,民建省委已通过各种渠道共募集资金1400余万元,对接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省辖11个贫困县,开办32个“思源初中班”、4个“思源高中班”,资助1800余名贫困山区普通初高中学生,在涟源、湘潭、衡阳等地职业院校开办15个“一家一”助学就业班,资助700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
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定点扶贫,打造同心样板村
靖州县渠阳镇灯塔村是民建湖南省委对口扶贫联系点,主委班子成员曾数次赴灯塔村考察调研,为灯塔村脱贫致富把脉问诊、开方抓药;派出1名专职干部赴灯塔村蹲点帮扶,协助村支两委制定发展规划;争取省直有关部门扶贫项目资金563万元,用于修筑灯塔村生产道路及产业项目培育;帮助引进会员企业湖南绿佰珍生物公司建立中药村种植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收入;协调“思源工程”基金会为村卫生院捐赠一台救护车,缓解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促成18名省政协委员与灯塔村18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在就医、上学、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他们排忧解难;联合省科技厅向灯塔村农家书屋捐赠水稻制种、农作物栽培等方面的图书500册,深化文化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