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棵古树不仅是宝贵的森林资源、自然遗产,对促进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乡村振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月14日,省政协副主席赖明勇告诉湘声报记者,他通过政协云提交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古树名木保护亟待加强”的微建议正逐步落实。
根据省林业局回复:计划从2020年起,启动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试点工作,并逐步向全省推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还表示,将在全国政协履职平台呼吁推行“树长制”,以此促进政府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2019年5月,在株洲攸县的一个山村,赖明勇看到了一个罕见的红豆杉古树群,其中一棵超过1500年的古树上钉着钉子、挂着电闸、安着开关,用来接通电源。
“这一幕让人心痛,也让人生气。”赖明勇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古树名木出台了保护条例和措施。湖南很多城市的古树名木都保护得很好,但在乡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还比较缺乏,亟需加大保护力度。
在这之前,赖明勇曾到浙江省嘉兴市考察,当地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嘉兴对古树名木设有专门的保护牌,将树的编号、树的故事乃至“树长”的名字等都进行了仔细登记。
“我马上通过政协云提交了微建议。”赖明勇说,在建议中,他呼吁借鉴古树保护先进经验,对全省古树名木进行一次大巡查,建立统一标识、编号和简介的保护牌;参考“河长制”,设立“树长制”,并规范“树长”职责;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每棵古树名木的保护经费落实到位。
对这一微建议,省林业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很快予以回复:目前,正在进行全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工作。信息系统建成后,将为经政府认定公布的每一株古树名木生成二维码标识,逐步做到扫一扫全知道。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依规推动各级政府认定公布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及养护、复壮工作。
“湖南树龄很长的古树比较多,它们是植物‘活化石’。”赖明勇介绍,根据调查,目前全省有15%的古树处于濒危状态亟需救护,近半古树长势衰弱需要复壮。
省林业局对此表示,正在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确保古树名木保护所需费用得到保障,逐步对全省濒危衰弱古树开展救护、复壮工作,推动建设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让古树名木成为湖南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省林业局回复得非常及时,建议完全被采纳,同时他们还将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此,我很满意。”赖明勇说,保护古树名木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乡村振兴中也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他介绍,在株洲攸县的千年红豆杉古树群附近,有一处红色旅游资源,山顶还有一个更大的古树群。攸县可以由此开发一条“自然生态+红色旅游+古树名木群”旅游路线。